Friday, November 13, 2020

TOP100 音乐 100 来自宇宙的回响|马勒《降E大调第八交响曲“千人”》

马勒在过去的七首交响乐创作中,一直在追求一种跳跃式思维,和声、结构、调式都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在他把这套手法玩得炉火纯青之后,又希望能有更好玩的尝试,于是就有了这首气势恢弘的《降E大调第八交响曲“千人”》。

这是马勒唯一一首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交响曲也是马勒唯一融入人声、从头唱到尾的交响曲这部交响乐完成于1907年,是马勒最著名的交响曲之一。与传统分乐章的交响曲形式不同,他使用了“部分”来区分主题,将主题分为两个部分,全曲演奏时间为80分钟左右。

1910年9月12日,《第八交响曲》由马勒亲自指挥,在慕尼黑首次上演,这可是交响乐史上的一次伟大创造与突破。

这首交响曲首演时,共选用了858位歌手(八名独唱演员、两个混声合唱团、一个童声合唱团)以及171人的管弦乐队,编制空前庞大,因而也被称作“千人交响乐”。很震撼吧!

《第八交响曲》现场演卖图

《第八交响曲》最初的结构其实也是由四个乐章组成,分别为“造物主降临”、“博爱”、“诙谐曲:耶诞游戏与孩童耶稣”、“赞歌:由爱神带来的创造”。但后来取消了中间的慢板和谐曲,作品变成了两部分组成。

本曲的第一部分是根据中世纪拉丁文赞美诗《降临吧,造物主圣灵》而创作的,降E大调,是一首快速而热烈的合唱曲,比较接近于众赞歌的风格。

《浮士德》插图(1925)

第二部分选材于歌德诗剧《浮士德》的第二幕终景,是一部连续演奏的交响诗。从全曲的篇幅来看,第一部分演奏约二十多分钟,但第二部分却将近一个小时,可以说是全曲戏剧性的重点展开段落。

第二部分整体一共分为三段:第一段由降E小调序奏、快板加上合唱和独唱组成;第二段以女声独唱为主;第三段则是圣诗风格。最值得一提的是终曲部分,整体力度开始持续上涨,所有游离的各部分音乐开始汇集,通过指挥的聚合最终达到了辉煌的轰鸣瞬间。

音乐的力量通过高强度的缓释、缓冲,最终汇成一种壮观而恢弘的景象,也就是全曲的高光时刻。如同《浮士德》未尾诗句所述:

“一切无常者,不过是虚幻;力不胜任者,在此处实现;一切无可名,在此处完成;永恒的女性,领我们飞升。”

关于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他出生于波希米亚地区的卡里什特,毕业于维也纳音乐学院,是一位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

1885年,他在莱比锡指挥门德尔松的清唱剧《圣·保罗》,获得巨大的成功,后被聘为布拉格歌剧院指挥。他还曾在莱比锡、布达佩斯、维也纳等地歌剧院任指挥,遂成为当代最伟大的指挥之一,是现代音乐会演出模式的缔造者。

作为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德奥音乐文化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勒在他的作品中继承了自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舒曼等前辈大师的传统,同时又从时代精神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确立了一种充满表现力的、新的音乐语言。

就像马勒所说,“交响曲是世界,它包容一切”,在马勒的交响曲创作中,一直在向涵盖更深更广的方向努力,而《第八交响曲》则开创了“歌曲中的交响乐”这一新的体裁,也为后继创作者打开了更宽广的视野。

 Veni creator spiritus



TOP100 古迹 95 巴黎先贤祠

 俗话说:“感受伟大生命的厚度和力量,在沉静的先贤祠尊荣之美下”,如果想在法国敬仰我们耳熟能详的名人,像卢梭、巴尔扎克、雨果、德彪西、莫奈……不得不说,先贤祠真是个不错的去处。

先贤祠图

先贤祠这类建筑通常以“供奉诸神”而著称。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人修筑雅典巴特农神庙,就是为了供奉这世上所有的神灵,意大利也有一座类似的建筑,即我们所熟知的“万神殿”。

坐落于拉丁区的先贤祠,最初是为了纪念圣吉纳维芙而建造的教堂,里面摆放着她的圣物箱,但是经过多次改建,现在的先贤祠起着陵墓的作用,里面保存了许多法国伟人的遗体。这里也被称为法兰西精神的圣地。从法国大革命爆发两年后的1791年起,两百年来,先后安葬在先贤祠72人,其中有思想家、作家、艺术家、科学家,还有11位是政治家。是否能安葬于先贤祠,必须经过国民议会讨论,并由总统最终签署命令。

作为典型的早期新古典主义建筑,其正立面仿照了罗马的万神殿,设计师将哥特式大教堂的亮度和亮度与古典主义原理相结合,把哥特式大窗户挡住,从而达到了作为陵墓的建筑要求,顶部有一个圆顶,该圆顶的设计主要归功于布拉曼特著名建筑师坦比哀多,此外,先贤祠位于圣日内维吾山上的第五区,站在这里,还可以俯瞰整个巴黎盛景。

那么,如此尊美壮观的建筑,是怎么一步步建造起来的呢?

早在1774年,路易十五国王发誓,如果能够从恶疾中恢复过来,就下令建造象征巴黎守护神的建筑物。之后,他确实康复了,随即履行了自己的誓言,将建筑修建的任务交给了阿贝尔,洛可可艺术倡导者蓬巴杜夫人的弟弟,也就是后来的马里尼侯爵。1755年,马里尼委托法国著名建筑师苏夫洛设计教堂,并于两年后开始建造。

整个教堂长110米,宽84米,高83米,如此宏伟宽散的建筑,加上巨大的地穴,不得不让人们想起,当时路易十五国王内心是多么的雄心勃勃。建筑师苏夫洛还采用巧妙的“三重圆顶“设计,三层圆顶层叠上升,在第二层圆顶中,我们可以观赏到西方绘画大师安东尼精美绝伦的画作《圣吉纳维芙的神化》,最外层圆顶由石头和覆盖有铅层的钢筋捆扎而成,三层飞拱将上部的重量传递到门廊柱,如此精妙的设计,不得不让人拍案叫绝!

先贤祠结构示意图

建造基金会于1758年成立,但仍旧存在着不小的经济问题,从而导致工程进展十分缓慢,1780年苏夫洛去世,由他的学生罗德雷特接替,改建后的圣吉纳维芙修道院终于在1790年基本完工,同年维莱侯爵提议“让我们塑造伟人雕像,并将其骨灰安放在地下。“仿照罗马万神殿的外形,将其改建为自由神庙。1791年4月,这个提议正式获得采纳,议会宣布“该教堂成为国家的圣殿,伟人的坟墓成为自由的祭坛”,还采纳了建筑入口处三角楣饰上的宣言,“献给伟人们,祖国感谢他们!”当时著名革命人物,国民制宪会议主席米拉波夫人去世了,在提议和宣言获得批准的同一天,米拉波的葬礼在教堂举行。

三角楣饰图(献给伟人们,祖国感谢他们!)

还有哪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伟人,在这历久弥新的先贤祠安葬呢?

维克多·雨果就在这里,他和另一位法国文豪左拉同在一室,分列左右两边。每个洁白大理石的石棺上,都放着一片很大很漂亮的铜棕榈,所有棺都摆在极为考究且精致的大理石台上,一间间石室,一条条走道……

细细观看展示他们生平的碑文,虽字数不多,但表述的内容却有其独特的视角。比如雨果,主要强调了由于他极力反对拿破仑政变,坚持自己的政治观念,遭受迫害,于是到比利时和英国逃亡了19年,在1870年回到祖国之后,仍拒绝特赦拿破仑三世;又如左拉,特别提到,他为惨受法军诬陷迫害的犹太血统军官德雷福斯而鸣冤,被判刑这样重大的挫折。很显然,这里更重视的,则是伟人们不同寻常的个性精神和思想历程。和左拉、雨果相比,思想家伏尔泰和卢梭更早在这里安葬,卢梭的生平上写着,是他奠定了法兰西的“自由、平等、博爱"。

伏尔泰塑像图

卢楼的棺柠雕刻最为精美,其正面雕了一扇门。当你打开这扇门儿,里面就会伸出一只手来,送出一支鲜花。或许这才是世界上最浪漫的棺荐了!这尊属于伟大思想家卢梭的棺梓,细想一番,卢梭不也正是一直在把这鲜活和芬芳的精神奉献给人类么?从生到死,从过去到将来。这些伟大的人们,没有一个是世俗的幸运儿,他们都是在人间的受难者,不惜烈火烧灼肉体,探寻那造福人类永恒的真理。这些真理、精神,宛如这石棺上堆满的鲜花,白紫红黄,清香扑鼻。

在这里,还有一些不知名的“伟人”。在一面墙上,雕刻着两次世界大战中为国捐躯的作家名单,共757名,不禁引起参观者片刻遐思,两次战争中烈士无以计数,为什么在这里只有作家呢?或许在法国人心中,认为作家更能象征一种对个人思想的实践吧。

想到这里,作为外国人的我或许会觉得,艾菲尔铁塔、卢浮宫、圣母院并不是巴黎真正的象征,而是饱含沉静尊荣的先贤祠,它才是巴黎乃至法国这个国度的灵魂。那么,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先贤祠”,如今又在哪里呢?


TOP100 古迹 96 巴黎凯旋门

 拿破仑呵一口气,就吹掉了普鲁士。--海涅凯旋门是古罗马时代建造的一种纪念性建筑。古罗马帝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四面扩张,对战争的宣扬是其文化的重要内容,凯旋门的价值也正是炫耀和纪念战争的胜利。除了法国巴黎,意大利罗马、米兰、德国柏林等城市都矗立着凯旋门,都是为了纪念帝王远征胜利而建。巴黎凯旋门是其中最为闻名的一座。

巴黎凯旋门

巴黎凯旋门坐落于戴高乐星形广场中央,与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并称为巴黎的四大代表建筑。1836年,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为了纪念奥斯特里茨战争的胜利,聘请法国著名设计师沙勒格兰建造此门。1806年发生的奥斯特里茨之战史称“三皇会战”,在这场战役中,拿破仑率领的法军成功打败了第三次反法同盟中的俄奥联军。这场战斗是世界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充分展示了拿破仑卓越的军事天才。此次战争后,法国军队势如破竹,一路攻取耶拿、柏林,进驻普鲁士王宫,奥地利皇帝因此被迫取消德意志皇帝称号,神圣罗马帝国就此消亡。恩格斯对拿破仑的军事胜利赞扬道:“由拿破仑发展到最完善地步的新的作战方法,比旧的方法优越得多,以致在耶拿战役以后,旧方法造到了无可挽回的彻底的破产。”海涅也曾经赞叹:“拿破仑呵一口气,就吹掉了普鲁士。“拿破仑在军事上有超人的天分,他取得的卓越成绩常后人所赞颂。

拿破仑画像

为了表彰军队的武功,拿破仑下令修建凯旋门,并且要求按照古代罗马帝国的风格建造。凯旋门1806年奠基,前后历经将近三十年才最终落成。巴黎凯旋门的建造一反当时流行的繁缚的洛可可式建筑风格,完全仿照古罗马时期以来历代凯旋门的形制,通体都是用花岗岩砌筑而成,立面方正,呈现三开间券柱式,体形庞大,威武雄壮。凯旋门的四周都有门,门内刻着随拿破仑远征的将军们的名字,还刻有1792年至1815年间的法国战事史。凯旋门中心拱顶内部装饰着11块宣扬拿破仑赫赫战功的精美浮雕,与拱门四脚的巨型浮雕相互辉映,精美动人。

“出征"浮雕

此外,凯旋门面向香舍丽舍大道的门榴上还有两幅著名的浮雕,右侧是雕刻着自由女神与出征战士的《志愿军出发远征》,也就是著名的《马赛曲》。这幅雕塑是法国艺术大师弗朗索瓦吕特的不朽杰作,反映了1792年法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保卫祖国的历史事件,上层是象征法兰西和自由民主的女神振翅翱翔,双臂高举,挥剑向前,不仅张口怒吼,而且全无女性的温柔。但正是这种坚定有力的形象才能够体现足够的艺术张力,体现军队出征的凛然士气。下层的人物群体着重强调了男女老少万众一心的主题,体现了民众昂然的爱国情怀。这幅《马赛曲》充分体现了法国浪漫主义艺术的重要特色。左侧则是《拿破仑凯旋归来》,表现了军队凯旋归来的欢腾主题。这两件艺术品在美术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凯旋门的正下方是1920年11月11日建造的无名烈士墓,红色墓志上写道:“这里安息的是为国牺牲的法国军人。”墓前设有长明灯,每天晚上都准时举行拨亮火焰的仪式。每年的7月14日法国举国欢度国庆时,游行队伍都从这里出发。历任的法国总统都要从凯旋门通过,而且每位总统在其卸职的最后一天也要来此向无名烈士墓献花。

夜色下的凯旋门

巴黎的凯旋门与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凡尔赛宫一样,被称为“真实的史书”。拿破仑的“闪亮登场”往往被人们所赞颂,许多史学家认为拿破仑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拿破仑不是以仁治天下的君主,却独有一套自己的治国手段。拿破仑对于法国大革命期间发生的事件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亲眼目睹了1792年民众逼迫国王承认共和政体与彻底推翻波旁王朝统治的事件,却并不像普通人一样敬佩民众高昂的革命热情,反而将他们称为“无赖”,还认为路易十六过于优柔真断,缺少胆量用大炮来对付起义的民众。他曾说过,“我并不厌恶自由,但当自由挡住了我前进的道路,我就要将它推开”,“人民一旦放纵,便是老虎”。因此,拿破仑的铁血手腕并不针对某一个固定阶级,而是将这一手段作为夺取政权、维持统治的必要手段。这也是拿破仑能够维持长时间政治地位的秘诀之一。

拿破仑

1840年12月15日,拿破仑的遗骸运回巴黎,整个巴黎为其吊啥。16匹高头大马牵引的华丽马车载着拿破仑的灵枢经过凯旋门,上百万巴黎市民前来参加接灵仪式,法国国王与文武百官在凯旋门下盛装排列迎接灵枢。1885年,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逝世,法国人民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作家决定为他举行隆重的国葬。他的遗体于5月22日在凯旋门下停灵一夜,随后被安葬在专门安葬伟人的先贤祠。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欢庆的游行队伍也都经过了凯旋门,而当德国法西斯侵略军队在1940年进入巴黎时,巴黎人民则用铁链封锁凯旋门,使他们不能在通过凯旋门进入巴黎城内。民众的决心无法抵抗德军的侵略,维希伪政府还是掌握了一段时间的政权。行动虽然没有获得成功,但由此可以看出,巴黎凯旋门已经成为了法国民族荣誉的象征。


TOP100 古迹 97 自由女神像

 相信每一个造访美国纽约的人,都会对伫立在纽约港的巨大的自由女神像留有深刻的印象。

自由女神像本身高达46米,基座也跟雕像差不多高,所以两者叠加差不多有100米高。自由女神右手高举象征自由进步之光的火炬,,左手抱着一本《独立宣言》,书上用罗马数字刻了1776年7月4日,也就是美国独立宣言正式通过决议的那一天。女神身披着古希腊式样的袍子,脚上套着挣断的镜铐,象征着推翻旧世界的暴政;她的头冠上有七道射线,象征着自由的光辉遍及七大洲和七大洋。

这,就是美国的象征一一自由女神像,正式名称“自由照耀世界”。

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是法国赠与美国的礼物,其形象也来源于法国政治。1865年,法兰西第二帝国期间,一位名叫爱德华·勒内·德·拉沃拉叶的法国教授和政治家满心期望像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一样推翻旧政府,结束法国的君主制,建立一个新的法兰西共和国。他曾经提议联合法国和美国的人民,共同建造一座自由女神像,作为对两国人民的鼓舞。从阿尔萨斯来的年轻雕塑家弗雷德里克·奥古斯梯·巴陶第在拉沃拉叶教授的启发之下,开始了这项伟大的工程。巴陶第一直希望在苏伊士运河建造一座高举火炬的女神灯塔,体现进步之光。这一想法和建造自由女神塑像的想法相结合,又受到了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的名作《自由引导人民》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自由女神像的形象。

画作《自由引导人们》

事实上,自由女神像的建造工程一直是民间自主的行为,法国负责建造女神像本身,而美国负责建造底座。法国这里,巴陶第和他的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通力合作。埃菲尔设计制造了神像的内部框架结构,外层的塑像再附着在这个可以灵活拆装的内框架上,最终使得自由女神像能够顺利成型。顺带一提,这位名叫埃菲尔的工程师,正是那位设计建造巴黎埃菲尔铁塔的大师。美国这里的工程开展得也并不顺利,资金匮乏成为了最大的问题。1883年,《纽约世界报》的出版商约瑟夫·普利策一一也就是那位普利策奖的创始人—-发起了迎接自由女神像的筹款活动。虽然大部分捐款数额都不大,但这次活动受到了美国中产阶级的强烈支持,超过12万人为自由女神像的底座建造贡献了一份力量。可以说,自由女神像的建造堪称一场世界上最早的“众筹”活动。


1884年7月4日,建造完毕的自由女神像作为法国人民赠与美国人民的礼物在法国正式交接给了美国大使。随后,女神像被拆成两百多箱,通过船只运往纽约,再在当时还被称作贝德娄岛的自由岛重新组装,正式竖立在美国出资建造的巨大基座上。

两年后,也就是1886年10月28日,纽约港轮船汽笛齐鸣,烟花四起。在21响礼炮声中,时任美国总统的格罗弗·克利夫兰正式为这座塑像揭幕。从此,进入纽约港的船只上的乘客都可以看见屹立的自由女神高举自由火炬。这对成千上万个来美国的移民来说,自由女神是摆脱旧世界的贫困和压迫的保证,自由女神像成为了美国的象征。

自由女神像不仅仅是一座灯塔、一个地标,或是一座简单的塑像。在美国设计建造的神像基座里,设有一座美国移民史博物馆。博物馆里为大家介绍了美国印第安人的祖先来到美洲大陆定居的历史,也讲述了近现代大规模移民的情况。女神像内部的螺旋形阶梯也能够让游客登上游览,如果愿意,人们甚至可以沿着阶梯登上女神像的头部甚至是头冠的位置,眺望对岸的曼哈顿。


从1886年至今,这座伫立在纽约港口的自由女神,已经静静地接待了亿万个来到美国的人。尽管建造历史并不长,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是将自由女神像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以此纪念这座塑像的历史价值。


TOP100 古迹 98 圣家堂

 “如果用古老、优雅、深沉等词语形容欧洲,那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注脚里必然会加上疯狂、张扬和不羁等词汇”。这是体会过巴塞罗那别样风情的旅行者们对这座城市的评价。巴塞罗那的洒脱、包容与独特体现在每一处山海之美、体现在建筑的每一处律动之美、体现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细节之美。每一位去过巴塞罗那的旅行者一定不会错过它的标志性建筑一圣家族大教堂(又名神圣家族大教堂,简称圣家堂)。这是一座宏伟的天主教教堂,这是送给上帝的礼物,但是,这是一个还没完工的礼物。

圣家堂外景

为什么说圣家堂是送给上帝的礼物?

圣家堂最初由教区建筑师维拉设计,1882年开始修建。但是由于基金会与设计师有矛盾,1883年便由当时年仅31岁的高迪修建。巴塞罗那这个城市的独树一帜诞生和滋养了许多像毕加索、米罗、塔皮埃斯一样艺术疯子和天才们,而高迪就是其中之一。在高迪接手圣家堂的前十年,他都主要在原有的平面上进行修改,没有对教堂做太大的改动。但是从1891年至上世纪初,随着米拉公寓和古埃尔公园的成功建成,高迪开始对教堂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设计。

高迪为教堂设计了三个立面,以隐喻的手法分别象征了耶稣一生的三个阶段:诞生、受难与复活,这三个立面中,“诞生立面”是由高迪亲自完成的,他将此立面安排在了教堂的东方,这自有其喻义:每早由东方升起的太阳照耀着“诞生立面”,代表着生生不息的希望。高迪还将教堂原有的方塔改为圆塔并且增加到18个,分别代表耶稣和他的12个信徒、4个传教士和圣母玛利亚,而中央最高的一个塔尖象征着耶稣本人。

除了塔尖的数目具有特殊含义外,高迪也通过装饰凸显出了教堂的纪念性意义,圣家族大教堂的墙上伸出各种怪兽滴水嘴、蜥蜴、蛇和嵘塬,还有其他许多雕塑。高耸的四个空心塔看上去就像是被穿透了数百个孔眼的巨大蚁丘。

当然,塔顶的形状也是值得一提的。塔顶形状错综复杂,并且各色花砖来加以装饰。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我们会发现整个圣家堂没有采用直线条,而是以螺旋、锥形、双曲线、抛物线各种变化组合而成的。这是因为高迪相信:“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归于上帝。“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高迪是一位虔诚的教徒。

走进圣家堂,也许我们一开始会对这些逼真的雕塑感到恐惧,但是当我们驻足片刻,就一定能感受到高迪付出的心血。据说高迪为了要求雕像的姿势、律动都和真人一模一样,还拿人骨做研究;雕像的脸孔也不是凭空想像,而是由街上找来模特儿,再依照片去制模。在其中一扇门两旁各有一只海龟背负着侧柱,是高迪引东方海龟有长寿之意,像徽耶稣永生。诸如此类的寓意与传说,更增添了教堂的可看性。教堂内有电梯直达112米高的塔顶,在此游客可将巴塞罗那市容收入眼底。若体力许可的话,最好能沿著螺旋梯拾阶而上,别有一番感受。地下室为一间小小的博物馆,展出圣家堂的蓝图、模型,也能看到高迪为“诞生立面”所作的素描、石模型,更能体会他为求逼真所付出的心血。圣家堂就这样骄傲地耸立在巴塞罗那的土地上,大门上那金色的“耶稣”字样时刻在提醒世人圣家堂是奉献给上帝的礼物。


TOP100 古迹 99 埃菲尔铁塔

 说起欧洲,人们总会折服于其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灿烂,我们都认可德国人在工业产品制造方面有所特长,英国人擅长羊毛和棉花纺织,意大利皮具声名远播,瑞士手表行销天下,而说到欧盟顶梁柱,西欧第一大国法国,我们便会想到浪漫,一种充斥在空气里的浪漫,就连法国制造的高档红酒、香水、服饰似乎都沾染了浪漫的气息,一直引领国际时尚风流,独领风骚。而说到法国的浪漫与地标,埃菲尔铁塔可以说是当仁不让的第一。

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建立于1889年,到今天已经有一百多岁了,他耸立在塞纳河南岸的战神广场,是当时最高的人类建筑物,其命名则来自他的设计者,当时五十三岁的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其原料则是来自施耐德铁器。

普法战争

而若是考察埃菲尔铁塔建设的因由,则是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法国遭受的普法战争失败的耻辱,急需提振士气,凝聚国民,于是当局计划在1889年再次召开世博会,展现国力,同时希望取得曾经英国伦敦世博会的成功,一洗战败的耻辱,而伦敦世博会最引人注目的成就就是硕大明亮的水晶宫,法国当局希望复刻水晶宫的成功,于是公开招标,最终选定了埃菲尔的方案,计划在战神广场修建这座高大的铁塔,他高达324米,由12000个金属部件连接,共用钢铁9000多吨。

但是埃菲尔铁塔的修建也不是一帆风顺,相反困难重重,1887年方案通过,同年当局就收到了大量的反对意见,包括作家莫泊桑联名签署的反对意见书,许多反对者反感,甚至恐惧这样一座由钢铁打造的巨大建筑物,他们认为即将建成的埃菲尔铁塔就像一座巨大的黑色烟囱,耸立在巴黎的天空,会掩盖掉凯旋门、巴黎圣母院、卢浮宫等建筑的魅力,投下巨大的黑影。也有很多人不认可这个建筑建成的可能性,或者认为这个建筑一旦建成,会给巴黎的环境带来不可恢复的伤害。直到建筑师埃菲尔在报纸上公开回复了大家的疑问,才成功的消解了大多数人的疑惑,使得工程得以继续开展。

经过一年多时间,埃菲尔铁塔的基座完工,而得益于埃菲尔本人的天才设计,铁塔的躯干可以在车间快速组合,仅仅八个月就基本完成了,使得铁塔建设整体工程进度非常快速。

埃菲尔铁塔夜景

埃菲尔铁塔建成之后,所有反对意见似乎都迅速消失了,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埃菲尔铁塔就成为了当时法国的象征和法国工业能力的证明,他为法国开展世博会而建立,同时也庆祝了法国革命胜利100周年,是耸立的法国荣耀。在这之后,埃菲尔铁塔保持世界最高建筑达45年之久,成为现代巴黎的象征。显示出了法国人异想天开式的浪漫情趣和极高的艺术品位,在世界建筑史上留下了属于他自己,和法国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TOP100 古迹 100 里约热内卢耶稣像

 美丽富饶的里约热内卢依山傍海,鬼斧神工的山海景色与丰富多姿的文化生活相互交织,勾勒出里约独一无二的风情,也因此被评为世界上最棒的旅游胜地之一。而在里约众多的美景当中,耶稣山与雄壮的“基督像”备受推崇。

基督救世主雕像高耸于里约市上方约704米,它是世界上第四大的耶稣基督雕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装饰艺术风格雕塑,最重要的是,在2007年,该雕像与秘鲁的马丘比丘、中国的长城和罗马的竞技场等一同被视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位于里约科科瓦多山山顶上的这座雕像,建成于1931年,高达38米(约为纽约自由女神像的三分之二),伸出的双臂横跨28米有余,雕像底座建有一座天主教教堂,可容纳150余人,站在教堂可以俯瞰整个里约。

这座雕像不仅是里约最知名的地标,而且也是巴西的文化标志。与此同时,这座雕像已经成为基督教的全球象征,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信徒和非信徒登上科科瓦多山。

里约风情图

那么,在这里约最著名地标背后,有着什么样的迷人起源呢?

在里约热内卢设计一个大型耶稣基督雕像这样的想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50年代,当时一位当地神父提出了在科科瓦多山上放置基督教纪念碑的想法。他曾要求伊莎贝尔公主(当时佩德罗二世皇帝和巴西丽晶公主的女儿)为该项目提供资金,但是,伴随着1889年巴西《共和国宣言》的宣布(巴西共和国建立),这个想法也被取消了,根本原因在于,这一时期巴西政教分离这一惊人的举动。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里约的罗马天主教大主教管区和一群当地的人们开始对巴西社区的“缺乏宗教信仰”表示关注,并希望通过将巨大的耶稣雕像放在里约热内卢的一座山顶上,来反抗他们在该国所看到的“越来越多的无神论”。有人建议将雕像放置在科科瓦多山的山顶上,以便可以在里约的任何地方看到它,从而代表着一种“夺回里约"(当时巴西的首都)的基督教方式。

那么,关于这座令人叹为观止的雕塑,还有哪些我们不了解的细节呢?

原来这座雕像的设计要归功于几个不同的设计师,他们在九年的时间里呕心沥血,创造了这座雕像。到竣工之时,这座雕像的建造成本高达25万美元(相当于如今340万美元),而且完全由巴西的天主教徒社区资助。

最初,巴西工程师海托·达·席尔瓦科斯卡绘制了雕像草图,耶稣一只手拿着十字架,另一只手拿着地球仪,而且他还提出了雕像从山顶“面对朝阳,耶稣永远闪耀万丈光芒”的想法。可最终,他改变了主意,并决定将巨大的雕像设计成今天所看到的装饰艺术风格,耶稣基督伸开双臂,似乎是在欢迎里约的市民,将他的悲悯与慈爱,毫无保留地撒向人间,既符合耶稣留给世人的慈爱印象,也代表巴西人民的热情,盛情欢迎世界各国朋友来到巴西。

里约热内卢基督像

另一方面,雕塑面孔是由罗马艺术家格奥尔基·莱昂尼达设计的,而雕像的装饰艺术设计也要归功于法国波兰雕塑家保罗·兰多夫斯基,他以雕刻人物头像与手著称,按他以往的工作经验,则是先用粘土雕塑出人物的头像和手,然后再由巴西当地的工人用混泥土进行浇筑。但科斯卡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认为雕像表层如果还用混泥土的话,则会显得不够精致,这可怎么办呢?科斯卡顿时愁眉不展。

当他走在巴黎这座浪漫之都的街头时,正好路过香榭丽舍商场的喷泉旁,这座浪漫都市总会给人以创意的灵感,当他看到那些闪着银色微光的马赛克,正将整个喷泉的曲线勾勒出飞扬的弧度时,他一下子被震撼到了,于是,灵光乍现,一个大胆的想法从他的脑袋里跳了出来-一用那些类似马赛克的材料不就可以了?于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耶稣像,它身上正是由这种特殊材质所构成的,看起来非常有设计感,而且精致了许多。

那么……如此令人大饱眼福的巨大雕像,究竟是如何站起来的?

其实,由于雕像的体积巨大,它是在科尔科瓦多山的顶部拼接起来的,所有必要的材料以及工人,也都通过一辆小齿轮火车运送到山上的,起初小火车主要是用于将游客带到山顶看远景。

工人在施工阶段使用长木杆作为棚架,他们必须对图纸进行缩放,从而使得所有材料放置在正确的位置。这项工作在任何意义上都确实是令人生畏的,它象征了当地人强烈的宗教信仰。

上帝赋予每个国度无与伦比的气质,浪漫,旖丽,慵懒或是纯粹,在巴西里约,这个让我们无限接近信仰与天堂的地方,你有很多种选择:可以去老城喝点夏日咖啡,看沙滩激情少年踢球,听每个街角最热闹的鼓点,放肆跳一曲焖娜多姿的波萨诺瓦……当然呢,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就静静地站在那科科瓦多山顶,双手合十,感受耶稣的慈爱与悲悯。

随上帝俯瞰整个里约热内卢,你的视线慢慢穿越蔚蓝的天际,落在未知的远方,一道浓烈的鸡尾酒,一席香气四溢的巴西烤肉,让这座色彩缤纷的城市告别黑夜。

越过赤道,你的疯狂将永远定格在巴西,永远定格在神圣而浪漫的里约!


TOP100 世界史 95 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日不落帝国的崛起

 1588年8月8日,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英国军队由查尔斯·霍华德和法兰西斯·德雷克率领,西班牙军队则由马迭亚·西多尼亚担任统帅。双方的战斗,主要在英吉利海峡地区,前后持续了两个多月。战斗以西班牙的惨败而告终。

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是英西战争(1585年-1604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双方继续交战,并在1604年签订《伦敦条约》,结束了战争。

战争给英国和西班牙,都带来严重的损失。英国在海战中战胜西班牙,促使西班牙走向衰落,丧失原来的霸主地位。而英国的海外贸易和扩张活动却得到了极大发展,为英国大规模殖民时代的到来,铺平了道路。战争中,倾向于英国的法国和荷兰,贸易也获得了迅速发展,欧洲新的贸易格局由此形成。

英西战争的时间地图

这场战争为何会爆发呢?

首先是英国和西班牙争夺尼德兰。

尼德兰是欧洲大陆上的低地国家,范围大致包括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地区。对于16世纪忙于海外扩张的英国和西班牙来说,尼德兰存在着巨大的价值。英国与尼德兰之间贸易往来密切,对尼德兰的市场十分依赖。西班牙也从尼德兰获得了工农业生产所需的了大量纺织品、金属和治金制品。

1555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在尼德兰推行专制统治,榨取财富并开展宗教迫害,阻碍了英国和尼德兰之间的贸易往来。因此,英国通过军事外交等手段支持尼德兰革命,反对西班牙。英西之间矛盾激化。

其次是英国海盗行动侵犯西班牙利益。

16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攫取海外利益,英国私人船只充当女王和政府的代理人,通过一系列海盗活动,袭取了西班牙在美洲西海岸附近往来的商业船只。随着获利增加,英国的海盗活动扩张到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北部海域,甚至封锁了西班牙北部的交通。为了保护商船,不让本国海外利益受到损失,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决定对英国采取军事行动。

第三是因为西班牙信奉天主教,希望统一宗教世界。

16世纪以来,欧洲大陆的新教运动发展迅速,英国在国王亨利八世的领导下,进行宗教改革,成为新教国家。到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一世时期,颁布《至尊法令》,进一步确认宗教改革的成果。但西班牙信奉的是天主教,国王菲利普二世自称是天主教的倡导者和捍卫者,希望通过征服英国,让整个基督教世界,统一在天主教的控制之下。

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一世

最后,西班牙经济军事实力强,没有后顾之忧。

西班牙是16世纪欧洲大陆强国,本身地大物博,加上海外掠夺带来的财富,让它有着充分经济和军事实力发动战争。同时,同处于欧洲大陆的法国,此时陷入与胡格诺派教徒的国内战争之中,减轻了西班牙的后顾之忧,为西班牙提供了发动对英战争的外部环境。

那么,这场战争的经过是怎样的?

一、英、西投入大量精力,增强战备(1587年-1588年7月)英国和西班牙两国,在战争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英国方面,为应对战争需要,英国在亨利八世时代组建的海军基础之上,持续对海军力量加以扩充,并对不适应作战的船只,进行了船体改造。

英国为为了方便海军行军,还提前完成了对各处海岸的调查。同时,还给民兵进行了火枪配备,将国内天主教徒全部关进监狱,以防止在和西班牙作战时,他们倒向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

西班牙方面对军事实力的准备,也十分充分,前来作战的“无敌舰队”,共有舰船130艘左右,其中16艘,被认为是当时最高标准的一流战船。舰队总吨位近5800吨,登记在册士兵19000人,水手8000人。

“无敌舰队”的后勤准备也同样强大,船上运载的后勤装备,有饼干110000担,酒11117桶,咸肉咸鱼6000担,奶酪3000担,大米和大豆分别是4000担和6000担,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

西班牙无敌舰队复原图

二、普利茅斯港双方初步加战,加莱港海战英军大胜(1588年7月-8月)

1588年7月,西班牙无敌舰队进入英吉利海峡的普利茅斯港。英军海军在霍华德的指挥下,迅速占领上风向的有利位置。第二天,无敌舰队的队形改为防御阵势,并在向东部移动时,侧面遭到英军袭击,双方正式交火,普利茅斯港海战爆发。战斗前后持续两天,双方都实现战略目的,西班牙实现了抵达教刻尔克,舰队会合的目的。英国也解除了普利茅斯受到攻击的危险,并明确了无敌舰队的攻击目标。

1588年7月23日之后,双方在英吉利海峡频繁作战。无敌舰队在尝试怀特岛登陆失败后,驶向法国港口加莱港。28日,英国使用火船进攻西班牙舰队,计划虽然失败,但成功打散了西班牙舰队的队形。

29日,西班牙海军在加莱附近海岸重整队形时,受到英国海军攻击。由于准备不足,加莱港海战以西班牙的失败告终,无敌舰队在这场战斗中,遭受到了真正的损失,其中士兵有800人受伤,600人丧命。同时,还失去了7艘一流船只,1/5的战斗补给。而英国方面,没有损失一艘船只,牺牲士兵不到20人。

三、西班牙撤退途造遇狂风,损失惨重(1588年8月中下旬)加莱海战后,双方军队再度接触,由于西班牙主力战舰损毁,伤亡人数过多,士气低落,被迫离开英吉利海峡,返回西班牙。

英国军队在追击未果后,返回本土。无敌舰队按照原定计划,绕道苏格兰北部和爱尔兰返程,由于航线不熟,遭遇狂风,西班牙舰队的大部分船只和人员,在返程途中或者死去,或者下落不明,损失惨重。

战斗中惨败的西班牙舰队

战争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一、英国和西班牙在战争中,都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英国和西班牙的海战,让双方都遭受了惨重损失,付出了巨大的人财物力。英国国库总存款的百分之八十都用于对西班牙的军事开支。英国的皇家舰队和私人商创,经过战争,也都变得破旧不堪,参与战斗的士兵仅有半数活了下来。

西班牙方面,1/3的船只沉没或者报废,士兵伤亡在2/3以上。为了获取战争胜利,西班牙还通过支持爱尔兰起义,干涉法国内战和发动对荷兰的战争,来对英国间接进攻,英国在加强自身防卫的同时,积极援助荷兰和法国,西班牙陷入了三方作战的困境。

二、西班牙衰落,英法荷崛起,欧洲政治和贸易出现了新格局。

西班牙战败,逐渐丧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随着西班牙持续衰落,优势地位一去不返。英国在战争利后,海外贸易日益成为其新的经济增长点,享有专卖特权的特许公司相继建立,海外活动的持续发展,为英国大规模殖民时代的到来,铺平了道路。1600年,英国人组建“东印度公司”,随后不久,获得了印度的贸易特权。

英国的胜利也鼓舞了法国新教运动和荷兰反抗西班牙统治的斗争,随着两国海洋建设的推进,对外贸易也取得了迅速发展。如荷兰海上事业逐渐发展到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法国也逐渐恢复了在欧洲大陆的地位,成立了很多垄断型的大公司。欧洲的政治和贸易格局,出现了新的局面。


TOP100 世界史 96 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解锁生命奥秘的钥匙

 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DNA是分子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作为染色体的一个成分,存在于细胞核内,功能是储藏遗传信息。

DNA分子较大,由核苷酸组成。沃森和克里克的发现指出,DNA的结构是一对多核苷酸链,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轴盘绕而成。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让人们清晰的了解到遗传信息的构成、复制和传递途径,使遗传学的研究水平提高到了分子层面,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

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以此为基础的科研持续推进,成果被应用到法医鉴定、基因工程等各个领域,取得了深远影响。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也因此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一起,被誉为20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DNA双螺旋结构

那么,DNA双螺旋结构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一、早期DNA研究,提供了DNA分子结构的研究基础。

有关DNA的相关研究,开始的非常早。早在1869年,科学家就从鱼的精子细胞核中,分离出了DNA。此后,围绕DNA的科学研究不断推进,1950年代前后,DNA分子结构的研究已经提上日程。许多科学家将研究聚焦在DNA的分子结构上。

当时有个英国科学家叫艾弗里,他通过实验结果断言,所有的基因,都是由DNA组成的。这让DNA成了解锁生命之谜的钥匙,吸引了大量科学家投入该领域的研究,沃森和克里克就属于此类。

正如沃森所言,他对DNA分子结构问题产生兴趣的时候,克里克的科研理论和兴趣,也正在发生转移,任何重要的事情,都能够对克里克产生吸引。

二、年轻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对基因科学的痴迷和努力。

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沃森和克里克,是两个年轻的科学家,在当时名不见经传。DNA的双螺旋分子结构,最终能被他们发现,得益于二人在科学领域的不断努力和尝试。沃森对基因的研究十分痴迷,按他自己的说法,他几乎是白日梦似的想着发现基因的秘密。

克里克同样对于科学有执着精神,他常常因为自己的新发现,变得异常激动。当他的理论站不住脚时,他就会再次回到实验室中,直到新想法产生。两人对基因科学的痴迷,最终帮助他们在研究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经历了怎样的科学研究过程?

一、合作分歧导致研究停滞(20世纪40年代)沃森和克里克着手研究DNA分子结构之前,从事该研究项目的科学家,是英国人威尔金斯和他的助手女科学家罗萨林富兰克林。

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斯

不过,两人在工作上,并不能互相配合。威尔金斯希望富兰克林作为自己的研究助手,充当一个晶体学家的角色。但富兰克林对威尔金斯的安排并不满意,希望自己对DNA开展独立的课题研究。最终,二人分道扬罐,研究停滞。

不过,由于沃森、克里克等和威尔金斯经常发生学术接触,受到对方的启发,沃森开始关注DNA的X射线工作。这对后来沃森走上DNA的研究之路,起了重要作用。

此后,威尔金斯也为沃森和克里克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很多帮助,1962年,威尔金斯与沃森、克里克一起,被被授予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二、从失败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1949年-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是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关键人物。

1949年,沃森和克里克相识,相同的学术志向和见解,让二人成为朋友。他们达成了学术共识,认为解开遗传之谜的关键,是解决DNA的分子结构问题。

1951年11月,沃森和克里克听取了英国女科学家罗萨林·富兰克林的报告。富兰克林也致力于研究DNA的结构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在讲座中受到启发,提出了三股螺旋的DNA结构设想。但该项研究结论,后来被富兰克林指出计算失误,该模型宣告失败。

经过沃森和克里克对DNA结构问题的不断探索,1953年,他们提出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由于缺乏准确的X射线资料,二人再次求助科学家威尔金斯和罗萨林·富兰克林,通过对x射线数据的分析,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的正确性,最终得到了证实。

随后,沃森和克里克在科学杂志《自然》上,先后发表他们的两篇实验报告,阐明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1962年,沃森和克里克,由于在阐明DNA结构问题上做出了突出贡献,被授予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沃森

那么,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有哪些重要意义?

一、阐明了遗传信息奥秘,是20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沃森和克里克的发现,是对此前一系列DNA研究成果的重要推进。它让人们能够清晰的看到,遗传信息的构成、复制和传递的途径,使遗传学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面。它阐明了DNA的分子机构及其在生理功能上的重要意义,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一起,被合称为20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也让沃森和克里克获得了学术科研领域的高度认可,如沃森就曾多次到访中国讲学。2010年,受邀访问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时,沃森学术报告的内容,就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历程。

二、开启分子生物学时代,解决了DNA复制和遗传密码等一系列问题。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推动了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许多学科的发展,极大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是生命科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随着研究成果成为学界共识,一系列有关遗传分子机理的问题,如DNA复制、遗传密码、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基因和基因表达的调控等,得到了陆续解决。

2007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贝勒医学院,被誉为DNA之父的沃森,得到了装有他本人完整基因组图谱数据的设备,这是世界上第一份“个人版”的基因组图谱,也昭示着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几十年来,该领域科研在持续不断推进中,所取得的辉煌科研成就。


TOP100 世界史 97 南特敕令:开启宗教宽容的先河

 1598年4月13日,为结束法国天主教和新教派胡格诺教间的宗教冲突和战争状态,波旁王朝国王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救令》。

因在法国布列塔尼的南特城签署,故而被称《南特救令》,又称为南特诏令、南特诏书或南特诏谕。

《南特教令》宣布天主教为法国国教,同时规定法国全境有信仰新教(胡格诺教)的自由,胡格诺教徒在民事和担任公职方面,享有与天主教徒同等的权利,赦免教派冲突中的一切战争行为。

《南特救令》的颁布,结束了法国天主教和胡格诺教之间的战争状态,使法国走上了近百年的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法国的政治稳定、社会发展和王权的振兴。

《南特教令》在法律上正式承认了每个人均有信仰自由,并给以切实保障。它是基督教欧洲国家实行宗教宽容政策的第一个范例,也是世界上近代史上第一个保证宗教宽容的救令。

南特教令的时间地图

那么,为什么当时的法国国王同意颁布《南特救令》呢?

一、胡格诺战争中的和平交涉,为《南特教令》的签署做了铺垫。

16世纪上半叶,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兴起,法国胡格诺教兴起。

16世纪中期,胡格诺教迅速发展,赢得了法国南部大贵族支持,南方贵族希望通过支持胡格诺教,政治上与北方贵族分庭抗礼,并夺取天主教会的财产。

法国由此形成了互相敌视的两个集团,一方以南部地区纳瓦尔国王为首的胡格诺阵营,另一方则以王室近亲、大贵族吉斯公爵为首的天主教阵营。随着双方矛盾激化,宗教冲突演化为国内战争,史称“胡格诺战争"。

法国宗教战争的时间地图

胡格诺战争持续近40年,由于双方势均力敌,战争前后的一系列和谈,始终没有停止。

战争爆发前,法国太后卡特琳就曾派造召集两派代表,在枫丹白露召开会议,倡导宗教宽容。

1562年1月,法国颁布教令,首次给予新教徒白天举行宗教仪式的自由,但巴黎高等法院拒绝予以登记。1562年,天主教代言人吉斯公爵在瓦西镇杀死胡格诺教徒25人,胡格诺战争爆发。

1563年,《安布瓦斯教令》颁布,给予胡格诺教徒信仰自由和指定城市举行宗教仪式的权利。

1570年,《圣日耳曼救令》颁布,胡格诺教徒首次获得了由他们自派总督的四个设防安全区。

1572年8月,法国太后卡特琳决定把女儿嫁给纳瓦尔国王亨利,实现和平,但由于大批胡格诺教徒追随亨利进入巴黎,引发天主教势力恐慌。8月23日到24日夜,天主教徒对巴黎的胡格诺教徒展开屠杀,因为正值圣巴托洛缪节,史称“圣巴托洛缪大屠杀”,纳瓦尔国王因临时改信天主教而幸免于难,双方战事再起。

圣巴托洛缪大屠杀

1576年,法王亨利三世无法容忍吉斯公爵权势日盛,对其家族进行贬抑,自身实力受损后,向胡格诺教势力妥协,签署对胡格诺教有利的《博利厄敕令》。敕令虽然遭到国内天主教的强烈反对,但这些致力于和平的法令,成了天主教和胡格诺教的达成宗教和解的先声。

二、亨利四世急于通过签署救令,赢得政治支持。

胡格诺战争后期,支持天主教的政治势力内部发生分歧。

法国国王亨利三世与原本的敌人—-胡格诺教的支持者纳瓦尔国王亨利结成联盟。不久之后,亨利三世被刺身亡,没有子嗣,法国的瓦罗亚王朝因绝嗣宣告终结。

按照惯例,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纳瓦尔国王亨利。登上王位的亨利,就是亨利四世。但亨利四世即位之初,全国只有5个城市承认他的权威,当时法国的天主教人数占总人口的90%。为了赢得国民的政治支持,亨利四世决定改信天主教,他说了一句被后人世代相传的名言:“为巴黎而做弥撒,是值得的"。

1593年7月25日,亨利四世在圣德尼大教堂,正式宣布放弃胡格诺信仰。为了进一步调和矛盾,稳定人心,1598年4月30日,亨利四世签署颁布《南特救令》。

救令承认了法国国内胡格诺教徒的信仰自由,在法律上享有公民权利。
南特教令》只是在天主教和胡格诺教势均力敌基础之上,双方暂时达成的“宽容”。当时的法家布卢瓦就评价说,一旦丧失救令的存在前提,它将会失效。

《南特教令》颁布后,胡格诺教徒在法国的活动规模扩大,17世纪20年代,胡格诺教徒曾试图借助国外支持,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成为法国的“国中之国"。

17世纪40、50年代的投石党运动期间,胡格诺教徒参与其中,胡格诺教得到进一步发展。

不过,到了17世纪80年代,法王路易十四实行君主专制,开始对胡格诺教徒进行迫害。1685年,路易十四颁布《枫丹白露教令》,宣布胡格诺教为非法,

《南特敕令》实行了87年之后,随之废除。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

《南特救令》虽然被废,但它给法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一、为法国的经济发展和王权振兴,创造了和平发展时期。

签署教令的亨利四世,致力于法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他的同伴和助手苏利公爵的帮助下,整顿财政、改革税收,国库收入获得了较快增长。同时,在农业方面,亨利四世招抚流亡、减
轻赋税,由政府组织人力排干沼泽,疏通河道,引进新的作物和耕作技术。

亨利四世宣称,如果上帝假我以天年,我将使王国里没有一个农夫锅里弄不到一只鸡。这让他获得了法国广大农民的支持。此外,亨利四世还重视扶持工商业发展,保护关税,进行海外殖民,法国的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在《南特救令》签署后的国内和平环境下,得到了迅速的提升,随着法国国力的增强,法国的王权得到振兴。

二、成为英国等欧洲各国宗教宽容政策的源头。

《南特教令》颁布以前,法国是信奉天主教的宗教一元化国家。《南特救令》颁布以后,天主教不再是法国的唯一合法宗教,而是和胡格诺教并立,在法律上认可了胡格诺教的合法地位,承认了每个人都有信仰自由,并给以切实保障。

它是基督教欧洲国家实行宗教宽容政策的第一个范例,也是世界上近代史上第一个保证宗教宽容的敕令,此后,受《南特救令》影响,宗教宽容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1695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废除《南特救令》时,被誉为法国启蒙运动先驱的培尔,就发表强烈抗议,主张基督教各派之间,甚至和犹太教、伊斯兰教之间实行宽容。英国在光荣革命以后,也颁布了《容忍法案》,承认国内各教派的平等。

《南特教令》颁布后,当时的天主教教皇克雷芒八世,就站在敌对的立场上造责说,《南特教令》是极为可怕的,因为它给予每个人的信仰自由,而这是世界上最有害的事情。这从侧面说明了,《南特救令》具有的划时代意义。